双螺杆造粒机工艺流程概述
双螺杆造粒机是一种高效的连续生产设备,通过双螺杆的旋转实现物料的强制输送、充分混合、均匀塑化、成型挤出及冷却切粒,广泛应用于塑料、橡胶、化工、食品等领域,适用于热敏性、高填充、高粘度物料的造粒生产。其工艺流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、喂料、双螺杆挤出、冷却固化、切粒分级、后处理六大核心环节,每一步都对终颗粒的质量(如粒度均匀性、熔体指数、机械性能)起关键作用。
原料预处理双螺杆造粒机_双螺杆造粒机
原料预处理是保证后续工艺稳定的基础,主要目的是去除杂质、控制水分、均匀混合:
- 分拣与筛选:通过人工或机械(如碟片分选机、振动筛)去除原料中的金属碎屑、石子、纸屑、标签等非物料杂质,避免损伤设备或影响颗粒质量;双螺杆造粒机_双螺杆造粒机
- 干燥处理:对于吸湿性强的物料(如PA6、PET),需用热风循环干燥机在60-120℃下干燥2-4小时,将水分含量降至0.1%以下,防止挤出时水分导致水解(产生气泡、强度下降);
- 混合配比:根据产品配方,将基础树脂(如PE、PP)、助剂(如阻燃剂、色粉、填充剂)按比例投入混合机,充分混合均匀,确保助剂在物料中分散一致。

喂料系统
喂料系统的作用是将预处理后的原料均匀、稳定地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,避免堵塞或断料:
- 强制喂料机:采用变频调速的双螺杆或单螺杆喂料机,通过电机转速控制喂料速度,匹配挤出机的产能;喂料体与喂料斗内表面抛光、镀硬铬,防止物料残留;
- 失重秤喂料:对于高精度配方(如色母粒、功能母粒),采用失重秤喂料系统,实时监测喂料量,确保配比误差≤0.5%;
- 防架桥设计:喂料机内部设置搅拌桨或振动器,防止物料因湿度大、粘性高而架桥(物料堆积无法下落)。
双螺杆挤出
双螺杆挤出是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,通过螺杆旋转的剪切力、机身加热实现物料的塑化与混合:
- 螺杆结构与功能:双螺杆采用同向旋转(适用于混合要求高的产品,如色母粒)或异向旋转(适用于高填充物料,如PE+碳酸钙),螺杆直径通常为φ50-φ200mm,长径比(L/D)为20:1-36:1(如塑料造粒常用28:1,橡胶造粒常用32:1);螺杆由输送段(螺槽渐浅,强制输送物料)、压缩段(螺槽进一步变浅,增加物料压力)、塑化段(螺槽浅,物料完全熔融)、混合段(通过捏合块、屏障块实现分散与分布混合)组成;
- 加热与冷却:机身各段配备PID智能温控系统(±1℃精度),通过电阻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使物料升温至熔融温度(如PE约180-220℃、PVC约160-190℃);螺杆芯部通冷却水(或油),防止螺杆因高温变形,保证塑化均匀;
- 混合与分散:双螺杆的啮合区形成“自洁区”(螺棱旋转时相互刮擦),防止物料残留;通过分散混合(将大颗粒打碎成小颗粒)与分布混合(使助剂均匀分布在树脂中),确保物料组分均匀,避免出现色差、性能波动。

切粒分级
冷却后的条状物料需切成均匀颗粒,并去除不合格品:
- 切粒方式:根据物料特性选择切粒方式,如水拉条切粒(适用于PE、PP等普通塑料,颗粒形状规整)、风冷模面热切(适用于PVC、橡胶,颗粒表面光滑)、水下切粒(适用于高温、高粘度物料,如XLPE电缆料,颗粒均匀);
- 分级筛选:切粒后的颗粒进入振动筛(筛网孔径根据产品要求调整,如2-5mm),去除连粒(两个及以上颗粒粘连)、粉末(粒径<0.1mm)、过大颗粒(粒径>5mm);部分产品需通过旋风分离器去除细粉(分离效率≥95%),确保颗粒均匀;
- 颗粒质量检测: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颗粒尺寸误差(≤0.2mm),通过熔体流动速率仪检测熔体指数(误差≤1%),确保颗粒符合质量标准。